一、既想要极致纤薄,又有游戏本的性能,轻薄游戏本了解一下?
如果你在前几年问我这样的问题,我大概率觉得你在白日做梦,产品经理都想打人。毕竟彼时的游戏本电脑虽然性能拉满,但依旧需要强劲的散热系统来压制住大火炉一般的处理器和独立显卡,即便是 Alienware 这样的高端游戏本品牌也是追求的性能优先。
然而,到了 2022 年,过去的幻想正在照进现实,性能与轻薄兼得已经成为了可能。一方面是随着移动处理器和独立显卡的迭代,硬件能耗比不断提升(性能提高的同时产生的功耗更低),可以借助轻量化的散热方案来完成压制。另一方面是散热工艺和 OEM 厂商制造能力的进步,让散热模组可以做的更薄。二者的共同作用下,诞生了全新的游戏本分支——「轻薄游戏本」。
轻薄游戏本,顾名思义就是既拥有轻薄本的纤细身形,也内含不输于传统游戏本的强劲性能。本文想要介绍给你的 Alienware x14 就是这样一台把游戏本的性能塞入了轻薄本体内的新品,它解决了轻薄本便携但性能羸弱,游戏本性能拉满但体积奔放的两难问题。
之前在 CES 2022 上亮相的Alienware x14 绝对能担当起新一代轻薄游戏本之名,打破我们对于轻薄本和游戏本的刻板印象。
首先我们来聊聊 Alienware x14 的「体积和厚度控制」是一个什么概念?它的三围在 321.55.mm (长) ×262.77mm (宽) × 14.5mm(厚),重量仅 1.841kg。我前段时间测试的某品牌商务本,厚度都有 19.9mm(厚),X14 应该算是目前我测试过厚度最薄的游戏本,在轻薄中也算排得上前三了。
如果把支架的部分给除开,整体的机身厚度也就比我戴上手机壳的 13 Pro Max 厚一丢丢。1.841kg 的重量,也比较接近于轻薄本的体量,所以偶尔单手端起来使用也是没问题的。
二、Alienware x14 的性能真实表现如何?我们实际上手看看
前面我们主要给大家介绍了一番 Alienware x14 的轻薄优势,同时还对比了下同类游戏本的厚度和重量。肯定有小伙伴会关心它的游戏性能表现如何,能否真正压住 i7-12700H RTX 3060 Laptop GPU 这俩强悍硬件。
Alienware x14 此次搭载的是目前游戏本里的主流移动处理器——「英特尔®酷睿™ i7-12700H 移动处理器」,这款处理器隶属于 Alder Lake-P H45 系列,用 Intel 7 工艺制程,拥有 14 核心 20 线程,包括 6 个性能核和 8 个效能核,其中性能核单核频率达 4.7GHz,还有 24MB 超大 L3 缓存。
在显卡方面,Alienware x14 搭载了「GeForce RTX™3060 Laptop GPU」,通过 Dynamic Boost 2.0 功耗最高可以达到 75W,一样支持实时光线追踪、DLSS 2.0 以及独显直连等新功能。
而且最新的 NVIDIA 控制面板中能够在不重启的状态下实现独显与混显模式的切换,值得好评!打开独显模式后,G-Sync一类的功能也就能够同步设置了。
在「游戏实测」环节,基本覆盖了主流的 3A 大作,便于让大家清晰地了解 Alienware x14 的性能表现。
▼《艾尔登法环》:我们先来点压力比较小的,老头环最高画质下无压力的 60fps 稳定运行。而且老头环这款游戏,优化相当出色,即使是 Alienware x14 用电池玩,都是 60fps 稳定运行。这等于是作为褪色者的你,在外也可以借助 Alienware x14 畅游交界地,随时畅玩 3A 大作,真是理想照进现实的最好例证,x14 堪称是便携移动游戏库了。
▼《幽灵:东京线》:这款游戏也是最近上新的 3A 大作,x14 的性能表现同 130W 满血的游戏本并没有拉开太大差距,甚至在开启 DLSS 后直接性能逼平。
▼《死亡搁浅》:小岛工作室出品的死亡搁浅,最高画质下 103fps,开启 DLSS 后提升至 119fps。
▼《杀手 3》:应该算所有测试游戏中性能最好的,迪拜场景下帧率直逼显示屏的最高刷新率了,优化赛高!
▼《战神 4》:作为从索尼独占移植到 PC 平台的大作,战神 4 在 x14 上的表现也非常不错,超高画质下 62fps,开启 DLSS 后达到 82fps,这可比锁帧 60fps 的PS5 主机还要流畅,而且还是随时随地可以带出门的游戏体验。
▼《地平线:零之曙光》:同样是移植 3A 大作,相比于战神 4 的优化更好,终极质量 76fps,开启 DLSS 后提高至 90fps。
▼《赛博朋克 2077》:这款游戏最近更新了 Demo 后,测试压力陡增,在开启光追特效后,众生平等,成为新一代显卡杀手,不过开启 DLSS 后,x14 性能提升至 71.36fps。
▼《古墓丽影:暗影》:这款经典游戏下,即使是开启实时光线追踪后,x14 仍有 57fps 的帧率,流畅性还是有保障。
▼《无主之地 3》, x14 在恶棍画质下也能够拉满 60fps,即使没有 DLSS 也能够吃的转。
▼《控制》这款游戏开启高光追特效后压力稍大,不过好在有 DLSS 撑门面,从 44fps 提升至 74fps。
我把前面的测试数据进行了汇总,给大家展示一下开启「实时光线追踪后的性能衰减」,可以看到 x14 的 75W RTX 3060 在《控制》游戏中的性能衰减幅度最小,在《赛博朋克 2077》的衰减幅度最大。我们打开 DLSS 2.0 之后,帧率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其中在《古墓丽影:暗影》中,Alienware x14 性能提升高达 238.10%,在《控制》中也有 68.18% 的性能提升。
最后在大家非常关心的游戏功耗分配上,可以看到整机的最高功耗在 120W 左右。当游戏负载较高时,GPU 会分得最高的功耗,当游戏负载变低时,CPU 又会拿走一部分功耗,但总体的功耗几乎是恒定的。
以上就是搭载了NVIDIA GeForce RTX 3060 Laptop GPU(75W)的 Alienware x14 实测游戏表现。
过去我们并不会考虑游戏本的电池供电性能,因为游戏本的自重就非常离谱,基本不会有人拿它们出门打游戏,除非你愿意同时背上厚重的电源适配器。但仅仅 14.5mm 1.841kg 的 Alienware x14 却能让我产生这个念想,并付诸行动,这就说明 x14 在电池状态下玩游戏真的具有场景价值和实践意义。
从实际的体验来看,得益于 Alienware x14 良好的性能调配以及热门 3A 大作的出色优化,让这款轻薄笔记本在电池供电的情况下依旧能够保持高帧率的稳定运行3A 大作,比如《艾尔登法环》、《死亡搁浅》等。日后出门带个笔电 手柄就能够随时随地,想来一局就来一局,x14 简直就是我的移动游戏库。
Alienware x14 的「屏幕素质」也是异常的出色,通过红蜘蛛 X 进行了校色之后测试,可以看到这块屏幕覆盖了 100% P3 色域和 100% sRGB 色域。伽马曲线为 2.2 光度、屏幕最大亮度 466.8nits、对比度 1320:1、白点 6600K(标准)、色度均匀性差值 3.4,亮度均匀性差值 12%,色准 ΔE 平均 0.62,除了亮度均匀性中规中矩外,其他面板数据直接拉满,这才是旗舰笔记本应有的出色水准。
I / O端口配置非常豪华,特别是「双雷电 4」,既是原装充电器的供电口,也可以转接移动固态硬盘,甚至还能够兼容 PD 供电方案。这样出门在外,带个 100W 的 GaN 充电器或者移动电源就可以为 Alienware x14 灵活供电了。
打开底盖后,我都被 Alienware x14 巨大的「电池模组」震惊到了,第一次见到这种占据了半个内部仓位的电池,额定容量为 80.5Whr,算是刷新了我所测试过的轻薄本电池容量上限了。
在导热层,Alienware x14还用上了「31 号元素」,即镓硅液金化合物作为导热层来提高 CPU 的散热效率。想当年不少折腾台式机的 DIYer 就喜欢使用液态金属替换导热硅脂来提高处理器的导热效率,而在游戏本电脑领域也就只有各家厂商顶尖的几款旗舰产品才会考虑这种方案。
▼ 31 号散热元素导热层
在 Alienware x14 的「内存」方面,板载了 32GB 双通道 LPDDR5 5200MHz 高频内存,通过 CPU-Z 和 AIDA64 检测来看,内存的时序为 64-48-48-112 CR1,读取速率为 74164MB/s、写入速率为 63862MB/s、复制速率为 74209MB/s、时延 113.1ns。 L3 Cache 的读 / 写 / 拷贝数据分别为 622.26GB/s、310.23GB/s、411.53GB/s、时延 27.1ns。这内存数据应该也算是我测试过的笔电里面读写最快的,没有之一。
硬盘则是凯侠旗下的 PCIe 4.0 固态硬盘,具体型号为 KXG70PNV2T04,硬盘容量 2TB,使用的 PCIe 4.0 × 4 通道和 NVM Express 1.4 标准。
在 ATTO Disk Benchmark、TxBENCH 等其他主流软件测试的结果中,可以看到硬盘的最大读速在6300MB/s 左右,最大写速在 4700MB/s,在硬盘速度方面,PCIe 4.0 规格中的出色水平了。今年接触过的笔电 PCIe 4.0 硬盘基本上都在 3000-4000MB/s 左右徘徊,5000MB/s 都比较少见,由此可见x14 的硬盘配置还是很有诚意的。
「网卡方面」,Alienware x14 搭载的是 Intel AX211 无线网卡,支持 2.4GHz、5GHz 以及 6GHz(160MHz) 三个频段,峰值带宽 2.4Gbps,支持 Wi-Fi 6E 信号,集成了蓝牙 5.2,属于目前笔电网卡天花板了。
令人期待的是,随着以Alienware为代表的行业龙头 OEM 厂商不断推动研发进展,相信在供应链成熟的将来,我们将见到越来越多同类的产品问世,「轻薄游戏本」或许将成为轻薄本与游戏本两大笔电分支洗牌融合的重要分水岭和下一轮笔电消费增长点,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