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质锐化怎么设置(10年看片经验,快速提升观看动画的画质的办法)

来根烤肠 资讯 79

换设备的确是最有效的办法,但那要花钱啊,有没有不换设备的前提下,提升自己看动画的画质的办法?有,那就是从软件层面下手。

笔者在顶尖的播放设备和播放软件之间奔波,追求极致的画质,那么普通人不追求那么极致的画质,又想有一个好一些的画质,该如何操作?这一期就从最简单最基础的理论开始介绍如何获得一个好的画质(针对动画)。

首先就是对画质有一个准确的理解。这一点和HIFI发烧的音质是一样的。

小生举例很多次,入门的爱好者会追求震撼轰隆的低音,但这在发烧友眼里并不是“好音质”,一个均衡的调音、漂亮的音色往往才能展现出音乐的魅力。画质也是如此,例如一些播放器中自带的“画质增强”的功能,非常简单粗暴地对画面进行锐化和对比度增强,破坏了导演追求的画面意图,这不是增加了画质,而是破坏了画质,虽然一眼觉得很鲜明,但任意增加对比度的话,暗场的细节就会被破坏,颜色也会发生偏移,简单地锐化也会让画面显得很粗糙,所以画质不升反降。

1、找到一个好片源

这一点不仅限于动画,动画、真人电影视频都可以用。观看视频最重要的就是片源的质量。而民间可以获得的片源渠道比较多,有不同在线网站的网络片源、官方发售的DVD、BD以及电视台播出的画面进行录播。

可以确定目前可以获得的最佳画质的片源就是官方发售的蓝光(DVD后详说),蓝光是规格最高的片源,通常采用AVC编码,码率高达30Mbps,而网络视频的码率大概在2Mbps,画质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看线条和容易出现色带的动画片。

TV片源又称TV rip,就是在电视台播放的卡通用录机录制下来的片源。由于日本的电视台本身画质就是1080i,所以画质一般还不如现在的网络片源。

这里说的片源质量,其实说的是片源的上限,蓝光>网络片源>TV片源大于DVD片源。

总结就是,在不考虑网络压缩、后期优化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蓝光片源。但如果考虑压缩等问题,那就是一个无底大坑了……以后有机会我们再说。

2、选择一个好的播放器来播放

如果你搞定了片源这一步,那么剩下最重要的就是播放了。好的播放器要做到的是准确地进行播放和精确地进行渲染。解码这个步骤其实不太影响画质,影响画质的是“渲染”。但关于渲染太多的理论叙述网上是可以查的笔者就不多说了,大家也没兴趣听,从结论上来说,就是好的播放器和差劲的播放器播出的效果差非常多。

更开门见山地说,就是直接推荐更出色的播放器。

Windows平台推荐MPC-BE,Potplayer,mac平台推荐MPV,iOS平台推荐n player,安卓推荐MX Player,全平台通用的VLCplayer也是笔者常用的播放器,这些播放器安装好后默认的渲染效果还是可以的,如果经过深度设置,可以达到准确、精美的显示效果,尤其是一些播放器搭配madVR插件可以达到惊人的效果。和笔者之前提到的,他们是靠软件实现更加精细地渲染效果,而不是什么QQ播放器去对画面进行强行对比度的提高来“增加”画质,原理上不同,所以效果根本上是不一样的,只是越是追求高端的设置,对电脑的配置要求肯定也会提高,因为渲染的过程是实时的,所以要求不高,默认配置就行。

3、升级设备

不是说好不提升级设备的吗?但笔者想借机为想提高画质而升级硬件的朋友指一条明路。升级设备提高画质大致有2个方向,想好自己从哪个方向入手?一个是PC 显示器的思路,一个是电视机 播放机/播放盒的家庭影院的思路。PC 显示器的话,哪个部分都重要,PC的CPU,显卡都需要高配置,为madVR高配置留空间并且显示器也不能太拉胯。而家庭影院的话,可以说,90%的资金砸电视机就行了。播放端并不是很重要。家庭影院是把所有画质处理的问题全部丢给电视机处理,播放端只需要解码而已,所以2个方向和思路都不一,PC系统更加追求极致和兼容性。家庭影院追求的是简单省事。详细的话笔者就不在这篇概述中细说了。

想要提升(看动画)的画质,无非是选择优秀的片源(蓝光),选择好的(软件)播放器,有一个不太拉胯的显示器,你已经做掉80%了,剩下20%是画质发烧友追求的东西,大家适度而停就行。但是,对画质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可能比这些都更加重要。如果你连什么是好画质都弄不明白,瞎折腾也是徒劳无功。

标签: 画质 播放器 家庭影院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