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世超逛了一下美国贴吧 Reddit,发现一个很离谱的 macgaming 吧( Mac 打游戏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里居然聚集了十几万个 Mac 用户,每天啥也不干,就是讨论、研究 “ 如何用 Mac 打游戏 ”。
我去。
要知道江湖上都传着一句俗话:谁瘠薄买 Mac 打游戏啊。
这话糙但理不糙,毕竟 Mac 的游戏生态只能用贫瘠来形容,不仅能玩的游戏少,而且体验还贼差。
游戏少大家是有目共睹。
打开 Steam 游戏列表,平台支持下方有苹果标志的,那都是稀有物品。
像 2077、GTA5、艾尔登法环这种大作都没有原生支持 macOS。
哇,金色传说 ▼
一个是手机能玩吗?
一个是 Mac 能玩吗?
当然,如果真想在 Mac 上玩 Windows 游戏,也不是没有办法。
利用 Crossover 可以直接安装 Windows 程序,利用 Parallels 搞一套虚拟机系统等等。
但这类软件往往费用不低,有的还需要很复杂的配置。
除了游戏少,在 Mac 上游戏体验( 主要是一些大作 )也不好。
还搁这敲呢 ▼
结果一进对局,整个游戏一顿一顿的,英雄走一步,画面抖三抖,根本没法送人头。
最后显存被干爆,游戏直接没了。
这可不是小鑫鑫脸黑,网上随便一搜,关于 Mac 玩游戏卡顿、掉帧、发热等相关问题一大堆。
这其实因为 Mac 硬件和软件优化都跟不上。( 这里暂不讨论 M 系列 )
拿显卡来说,普通 Mac 不会配独立显卡,一些高配型号也只采用了 AMD **显卡,但为了保证厚度,它的散热和性能都不如零售级别的显卡。
比如 2019 年 MacBook Pro 16,售价 18999 元的那款配备了 AMD 的 Radeon Pro 5300M 独显。
经过评测,大家发现这张卡能力仅和入门级显卡 GTX 1650 差不多。
到这里,大家应该能理解 “ 谁买 Mac 打游戏 ” 这句话了吧。
但这个 macgaming 吧,却偏反其道而行之,就好比你吃肯德基,故意跳开星期四一样。
从它第一个帖子,就能感受到一整个反骨气质。
主题是:「 谁说 Mac 玩游戏不行了 」。
世超定睛一看,原来楼主正在用一台 MacBook 玩着战神。虽然他没说详细体验,但听这口气,应该不卡。
自己用 Mac 玩游戏还不行,来这里,大家是要交流 病情 经验的。只有互帮互助,才能让每个 Mac 用户在游戏路上走好。
前段时间《 生化危机:村庄 》刚上线 MacOS,售价近 300 块钱,体验如何没人知道。
有个手持 M1 MacBook Pro( 8G )的老哥在上手之后,第一时间就和吧友汇报情况:卧槽,太流畅了。
全程 1080P 画质、60 帧拉满,还听不到风扇声,只是电脑稍微有点发热。
这明显是告诉大家可以放心冲。
可能这种感动玩家的场景经常上演,所以吧务索性置顶个网页,它罗列了所有可以在 M1 Mac 上游玩的游戏,想玩什么游戏,检索一下就行。
另外,它还按照 Mac 原生、利用 CrossOver、Parallels 等不同的游玩方式,给出了实际体验,如「 能玩 」、「 玩不了 」、「 完美运行 」。
就拿 CSGO 来说,Mac 利用 Parallels 和 Rosetta 2 可以完美运行,但靠 CrossOver 就不行。
这种好事做到底的行为,应该够 Mac 玩家哭上几个月了。
不要着急,这还没到**。
在贴吧的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