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内存硬件的发展,现在的内存频率分为好多种,如DDR3内存分为1333、1600、2133Hz等,而DDR4分为2133、2400、3000Hz频率,那么内存频率高有什么好处?内存频率越高越好吗?这里为大家介绍下,一起来看看。
内存主频
内存主频和CPU主频一样,习惯上被用来表示内存的速度,它代表着该内存所能达到的最高工作频率。内存主频是以MHz(兆赫)为单位来计量的。内存主频越高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内存所能达到的速度越快。内存主频决定着该内存最高能在什么样的频率正常工作。目前较为主流的内存频率是333MHz和400MHz的DDR内存,667MHz、800MHz和1066MHz的DDR2内存,1066MHz、1333MHz、1600MHz的DDR3内存,2133MHz、2400MHz、2666MHz、2800MHz、3000MHz、3200MHz的DDR4内存。
内存频率高有什么好处
由于决定内存性能的核心因素有内存容量、带宽和频率,而如果在同代内存,相同容量条件下,内存频率越高,性能就越好。如果是不同代内存,比如DDR3和DDR4内存,如果是相同容量下,DDR4内存性能肯定在DDR3之上,毕竟DDR4内存频率均在DDR3之上,加之新一代内存还在带宽上有升级,功耗更低等。
内存频率越高越好吗
理论上来讲,在同代相同容量内存中,内存频率越高,速度就越快。也就是说,频率是决定内存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其实,电脑内存由第一代的DDR,发展到现在最想的DDR4,可以看到,越是最新的内存,频率往往更高,通过内存频率,我们有时候也基本可以判断内存是第几代的产品。
第一代DDR古董内存就不说了,下面主要从DDR3第二代内存说起:
DDR2内存 频率:333MHz/400MHz/667MHz/800MHz/1066MHz 工作电压1.8V;
DDR3内存 频率:1066MHz、1333MHz、1600MHz、2133 工作电压1.5V;
DDR4内存:频率:2133MHz、2400MHz、3000MHz、3200 工作电压1.2V;
可以看到,越是新一代内存,频率越高,并且工作电压由于工艺的提升,电压更低,功耗还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