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身胶片焦距多少合适(次世代无反视频旗舰降临富士X-T4深度评测)

不知疲惫的心 电脑 21

出自蜂鸟网-器材频道,原文链接:

对于影像产品而言,很多用户想要的是能够一机解决全部需求的产品,即希望性能强大,又希望有着高颜值,同时还想轻巧便携。在早些时候这似乎就像鱼和熊掌一样不可兼得,如果需要强大性能,那可能会牺牲掉轻巧便携的特点种种,似乎这个问题还是无解。

真的无解吗?富士在18年9月推出的X-T3似乎在尝试打破这个“魔咒”,X-T3的亮相确实令人惊叹,说X-T3重新定义了APS-C画幅微单的旗舰机型也不为过。但是,相机产业的发展规律是不断进步,而用户们也总会期待着更多。而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在一款十分优秀的机型上更进一步是一件并不简单的事情,但富士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在今年2月,富士带来了新一代旗舰机型——X-T4,而我对这台机器的印象显然是,这台机器表现相当均衡,堪称次时代APS-C旗舰产品。

富士X-T4对比富士X-T3

单从这些数字和规格上来看,富士X-T4的升级依旧令人十分亮眼,无论是机身防抖的加入,连拍速度的增加,还是显示屏规格的提升,以及新电池所带来更强的续航能力,这一切的提升对于X-T4而言可谓是锦上添花。虽然传感器和和处理器还是老面孔,但足以展现这块2610万像素X-Trans CMOS 4和X-Processor 4这对黄金搭档的实力。

·富士X-T4外观

富士X-T4相比于X-T3而言,机身尺寸有所增加,主要体现在厚度上,其厚度增长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机身防抖的加入。但是机身厚度的增加并未明显影响整机的便携程度。

富士X-T4正面

富士X-T4背面

富士X-T4对比富士X-T3

而来到机身背部时,乍一看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实则不然。首先是按键布局的变化,Q键、自动测光锁定和自动对焦锁定的位置都所调整。除此之外,机顶上拨盘的功能也有所调整。

富士X-T4转盘区域

富士X-T4屏幕

富士X-T4接口部位

USB-Type C转3.5mm耳机线

富士X-T4存储卡插槽

存储方面,富士X-T4也值得一提的一点在于其搭载了支持USM-II标准的双SD卡槽,可以实现高速读写,这也为新相机实现强大的性能添砖加瓦,且双SD卡槽的使用也降低了用户的存储和使用成本。

富士X-T4机底部位

富士X-T4搭载的型号为NP-W235的新电池

富士X-T4搭配XF16-80mm F4 R OIS WR镜头

富士X-T4搭配XF16-80mm F4 R OIS WR镜头

富士X-T4机身细节

富士X-T4对焦模式切换旋钮

富士X-T4机身顶部

富士X-T4按键区域细节

总体而言,富士X-T4在外观上的变化虽然并没有十分明显,但其内在的提升还是很扎实的。新的翻转屏能够满足更多的拍摄需求,而新的电池也提升了整机的续航能力。

·感光度实拍测试

相信很多用户会关心这款旗舰机型的感光度表现,富士X-T4搭载了一款2610万像素背照式X-Trans CMOS IV传感器,搭配X-Processor 4图像处理引擎,ISO范围为ISO160-12800,可向下扩展至ISO 80,向上扩展至ISO 51200。由于目前还没有软件能够正确解开富士X-T4的RAW文件,故本次测试采用的是相机直出的JPG文件,且在相机设置中将“高ISO降噪”的等级调整为“-4”,以尽力减少机内处理对画质的影响。

我们这次所测试的是大家比较常用的ISO80-6400的感光度范畴,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这次使用的是机身的JPG文件进行对比,我们在机身中将“高ISO降噪”选项调至“-4”以尽量减轻机内处理对高感表现的影响。而从对比来看,当感光度为ISO1600时,出现了轻微的涂抹感,而到达ISO 6400时,虽然涂抹感和颗粒感都有所提升,但是细节保留的相对较多,有着较高的可用度。

·对焦与连拍测试

富士X-T4采用了新的快门机构,采用了最新研发的高扭矩无芯直流电机,该快门能够在连拍模式下以15幅/秒进行拍摄,电子快门则到了20张/秒,如果有更高的需求,在1.25倍裁切下可达到30张/秒的速度。

电子快门下20张/秒连拍效果

电子快门 1.25×裁切下的 30张/秒连拍效果

除此之外,富士X-T4也有一项内功得以再进步——对焦性能。富士称X-T4采用了新的算法和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功能,使得自动对焦性能提高到0.02秒,此外X-T4的跟踪自动对焦性能得到显著改善。新算法利用颜色信息和拍摄对象的形状来锁定和稳定地跟踪移动的拍摄对象,从而保持精确和即时的对焦。我也拍摄了一段拍摄动物时的追焦视频以展示其性能,可以看到对焦框一直跟随着动物的运动而运动。

此外,X-T4的人脸/人眼的自动对焦性能也已更新,目前在连拍模式下跟踪人脸和人眼的能力大约是之前的两倍。且X-T4中的自动对焦系统可在低达-6.0EV,几乎是漆黑的环境下工作。

对于大家关心的眼控对焦,我们也通过实拍的方式来进行了体验,可以看到的是,相机能够很快的识别到人脸以及面部的存在,就算人物短暂离开取景范围之后,当人物再次出现后也能及时识别并对焦,且在我们的视频中,即便人有着较为大幅度的运动范围,但依旧能够保证准确的对焦。

·防抖效果测试

这次X-T4的一大看点显然在于内置了机身防抖,X-T4是X-T系列微单中首款搭载机身防抖的机型。其与29款XF/XC镜头中的18款搭配使用时,最高可提供5轴6.5档的图像防抖性能,其检测精度约为X-H1中机身防抖单元的8倍。该装置有助于夜间摄影或运动等动作摄影,也有助于在容易发生相机抖动的情况下轻松录制视频。新的机身防抖单元使用磁力而不是弹簧,这不但提高了其性能,还使得它比X-H1的图像防抖装置尺寸小30%、重量轻20%。我们分别来测试一下X-T4在图片拍摄和视频拍摄中的防抖效果如何。

首先我们来看看图片拍摄下的防抖效果,本次搭配X-T4的镜头为XF16-80mmF4 R OIS WR,富士标称这支镜头搭配X-T4机身最高可实现6档的补偿效果。我们选择其80mm(等效35mm焦段为120mm)长焦端来进行测试。测试中,我将相机设为快门优先挡位,从安全快门速度开始逐挡降低快门速度进行拍摄,并且每挡快门速度下同时拍摄3张照片以观察是否达到满意的防抖效果。

在实拍测试时,每挡快门速度拍摄的3张照片中,有2张清晰就认定该快门速度下的可用度高。实拍测试中,我发现富士X-T4搭配XF16-80mmF4 R OIS WR在1/2s时,由于抖动超过防抖补偿效果,照片出现模糊的现象,因此判断这支镜头的防抖补偿大约在5-6档左右,符合富士的标称数字。

影片录制下不同防抖模式对画面裁切的影响

总体来看,富士X-T4搭载的这套机身防抖机构有着出色的表现,无论是在图片拍摄还是视频拍摄中。对于富士X-T4而言,这套机构显然大大提升了手持拍摄的可用度,搭配上X-T4新的翻转屏、强悍的视频性能配合这套防抖机构,X-T4也可以成为一款出色的VLOG视频神器。

·视频性能

前文中既然提到了强悍的视频性能,那我们不妨来通过实拍的方式体验一下。与X-T3一样,X-T4同样支持H.264/MPEG-4 AVC和H.265/HEVC格式,且可以录制最高为4:2:0 10bit的4K/60P的视频,码率最高可以达到400Mpbs,HDMI则可输出无压缩的4:2:2 10bit 4K/60p视频。

4K视频截图

4K视频截图

不同格式下的视频裁切状况

除此之外,X-T4现可拍摄1080P/240P的视频,可生成达10倍的慢动作效果的视频。

此外,富士X-T4延续了可以机内录制F-Log的能力,如果想要更大的动态范围直接使用F-Log即可,而为了方便监看,X-T4还提供了F-Log辅助查看功能,在F-Log录制期间,可以将文件转换为与BT.709等效的视频进行显示。

·样片实拍

焦距:28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

曝光时间:1/64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6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

曝光时间:1/35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使用Classic Neg.胶片模拟

焦距:8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

曝光时间:1/8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26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2500

曝光时间:1/18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使用ETERNA BLEACH BYPASS胶片模拟

焦距:61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时间:1/26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使用Classic Chrome胶片模拟

焦距:36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

曝光时间:1/180s 曝光补偿:-0.3EV 白平衡:自动 使用ETERNA BLEACH BYPASS胶片模拟

焦距:16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

曝光时间:1/85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使用ASTIA/柔和胶片模拟

焦距:8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

曝光时间:1/21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使用PRO Neg.Hi胶片模拟

焦距:29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

曝光时间:1/48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使用Velvia/鲜艳胶片模拟

焦距:61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2000

曝光时间:1/9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8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

曝光时间:1/64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使用Velvia/鲜艳胶片模拟

焦距:38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

曝光时间:1/32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使用Classic Neg.胶片模拟

焦距:8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12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使用Classic Neg.胶片模拟

焦距:21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3200

曝光时间:1/25s 曝光补偿:1.3EV 白平衡:自动 使用Classic Chrome胶片模拟

焦距:65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60

曝光时间:1/48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使用Classic Chrome胶片模拟

富士X-T4除了外观十分有质感之外,拍摄出来的样片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关于富士X-T4的拍摄体验,显然不得不提的就是色彩、色彩和色彩。独特且可自主调节的色彩风格相信也是很多用户选择富士的原因,胶片模拟带来了直出后几乎不用后期即可分享的体验。而X-T4其强悍的性能则是对这份轻松表现最好的保证。

论体积,小画幅的M4/3微单乃至一英寸的产品显然更加出色,但是在画质等层面而言则有所逊色,而全画幅相机虽然理论上能够在画质等层面更胜一筹,但是失去了小体积的优势,会让那些对体积和重量有所考虑的用户有所犹豫。而APS-C画幅的富士X-T4则是很好的平衡了这两点,且富士X-T4在X-T3本身已经十分强大的基础上再度得以提升,在静态图像和视频的的拍摄上也有了更好的体验,而这些方面优异的表现,我甚至觉得X-T4都可以与市面上的专业相机相提并论。并且富士现在拥有APS-C画幅微单领域非常丰富的镜头群,搭配上如此全面的镜头群,也是实现X-T4这台相机全面输出的重要保证。

标签: 曝光 ISO感光度 焦距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