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7月2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陈婧琳)近日,不少市民反映共享充电宝的租借价格越来越贵,有的1小时要4元,甚至有的景区达6元。
目前市面上的共享充电宝收费情况如何?谁在制定计费标准?昨日,导报记者对多个共享充电宝使用场景进行了走访。
同一家店铺里 不同品牌充电宝收费不同
昨日中午,导报记者在沙坡尾走访发现,这里的共享充电宝分布密集,主要为街电、怪兽充电、美团、小电4个品牌,基本每户商家门口都至少摆有1台共享充电宝机器。
通过扫码发现,有一家商户门前摆放的3台不同品牌的充电宝计费标准各不相同:一台为每30分钟2元,一台为每30分钟3元,一台为每60分钟5元。该商户老板表示:“有1台是去年入驻的,2台是今年入驻的,计费标准是和充电宝公司一起商量。”
导报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位正在归还充电宝的游客。“我借了1小时,收5元,还能接受。但之前在有的景区借过充电宝,才用10分钟也按1小时收费,很不合理。”
50米长的街面 同一品牌充电宝收费不同
昨晚,导报记者来到湖里万达金街,发现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在同一条街上,相同品牌的充电宝租借起步时长和计费标准均不同。长50米的街面上,三家商户都摆有同一品牌的充电宝机器,扫码后发现有2台是1小时起租,1台是30分钟起租,且计费标准不同。
临近商铺打烊,商铺陆续关门,充电宝机器也陆续断电。常来周边逛街的周女士说起自己一次归还充电宝困难经历,仍心有甘:“有一次在这逛街借了充电宝,晚上10点左右商场打烊了,充电宝机器电源也断了,根本还不上,后来第二天显示收费99元,只能自己留下来用了。”
计费标准谁定的,怎么定的
共享充电宝的计费标准为何会如此五花八门?
对于租借起步时长不同的问题,他表示,这方面是商家自己控制,按30分钟计费的好处就是比较灵活,如果是按1小时计费,不管是充了5分钟还是10分钟,都要按1小时的标准来收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