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三年,手机市场的疲软早已不是秘密。行业内没什么好消息,反倒是销量下滑、库存增长之类的坏消息时不时登上热搜榜,手机似乎已经成了慢慢走向下坡路的夕阳产业。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世界还远没有如此悲观,那些有希望取代手机的“下一代计算平台”仍然方兴未艾,手机市场还远没有到即将被颠覆性创新消灭的地步。而面对大环境的严寒,坐以待毙是下策,迎合市场推出好产品是中策,苦练内功、突破自我也许才是上策。而这,恰好也是OPPO的2022故事。
01 从X到Y,自研芯片步履不停
手机厂商去做芯片,实在算不上什么新鲜事。无论是早年的苹果、三星、华为,还是后面的小米、vivo,可以说做芯片已经成为了主流手机厂商的必修课。而究其原因,OPPO创始人**永此前已经概括得十分明确了,一方面深入硬件底层的芯片可以为产品带来独特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作为手机核心元器件的芯片一旦获得突破,也可以为公司提供技术护城河。
而这一团队所献上的第一份成果——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在定位上也足够特别。其并非键盘侠所期待的能取代高通、联发科的通用SoC,而是一颗针对影像的NPU芯片。选择影像,意味着其契合了目前旗舰手机竞争的主赛道,可以立即为自家产品增加竞争力;而作为NPU,则意味着其更多面向AI进行优化,在可能的AI新应用出现前,OPPO就已经为自己产品预埋好了硬件能力。
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拥有强大的AI算力
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快速下放到Reno系列
马里亚纳MariSilicon Y的强大能力
扎实解决技术难题,有技术前瞻性,但又不过分冒进,这大概就是对OPPO造芯态度的最好总结。就像OPPO创始人**永在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发布时所说的那样,脚踏实地做自研,咬定青山不放松。
02 用系统撬起一个智慧生态
更好的手机固然重要,但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身边用电的产品不论大小都在试图将自己连接起来。而手机作为消费者手边最离不开的智能终端,在构建生态系统上有着自己的先天优势。作为覆盖全球数亿用户的科技品牌,OPPO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在今年的OPPO开发者大会上,潘塔纳尔智慧跨端系统正式亮相。但这个希望连接一切的智慧跨端系统,在方向上还是与友商有点不一样。
在以往的互联生态中,友商们往往采用这两条路径。要么是钞能力开道,通过投资初创公司布局一个又一个行业;要么是输出能力,依靠自己在手机行业里获得的技术直接包下产品的某一部分,合作伙伴自己都难以置喙。而潘塔纳尔则走了一条更加“平等”的路。
按照OPPO的说法,潘塔纳尔是一个处于操作系统和软件层之间的中间件,相当于在不同设备、不同操作系统之间架设一座桥,能帮开发者在手机、汽车、平板等不同终端适配应用,并提供跨设备的服务体验。在潘塔纳尔的生态中,不同设备都是平等的,用户所需的信息则在不同设备间安全快速地进行流转。
对于大众用户来说,并不容易发现潘塔纳尔的存在,因为其并不需要与用户的直接交互。但随着场景落地,潘塔纳尔也会随之融入用户的智慧生态。在ODC大会的现场展区,OPPO就展示了潘塔纳尔系统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创新应用探索 ——OPPO CarLink。
近两年,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趋势兴起,驾驶舱大有成为下一个智能生态的架势。但传统车企与科技企业在智能汽车上的合作却鲜有成功。究其原因,还是对生态归属权的争夺。OPPO CarLink作为全新的车机互融的系统解决方案,也是OPPO智慧跨端系统潘塔纳尔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潘塔纳尔系统在智能汽车领域应用的重要探索。
从用户体验角度,OPPO CarLink拥有诸多创新的特色功能,比如用户可使用手机解锁车辆,靠近车辆可体验到个性化灯语、投射光毯等炫酷的迎宾体验;进入车辆后手机上支持Carlink的应用和功能卡片将自动排列于车辆大屏内,用户手机端正在使用的视频、通话、导航等服务也将一键无缝流转到车机系统;用户即可使用车机调动手机端的通话功能,也可用手机调用车机的屏幕、摄像头等车载设备,完成跨端硬件调用等等 .
更重要的是,对于车企在意的“自主可控”问题,潘塔纳尔也给出了“开放包容、自然流转、可信安全”的满意答案。OPPO CarLink并不会与车企争夺生态话语权,而是可以根据车企需求灵活拼装OPPO CarLink的关键能力,就像乐高一样,补足现有产品的能力短板。
这样的选择,实现了车企、用户、开发者之间的多赢。对于车企而言,既能保证自有品牌用户的智能座舱体验度,又可以快速融入一个跨端、跨场景的智能生态;应用开发者则可以通过“一次授权,无负担上车,跨端服务打通”;对于用户来说,一方面可以获得显著提升的车辆互联、智能化体验,又可以让车辆的算力升级变得简单,摆脱如今购买智能汽车时难以避免的“年更款焦虑”。
回到整个智能生态的视角,能提供像潘塔纳尔这样的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生态此前并不存在。如果真的可以以如此的胸怀去包容开发者与合作伙伴,那由潘塔纳尔所搭建起的智能生态就会像真实世界中的它一样,成为一片肥沃、温暖和湿润的应许之地。
03 好用的云,不止存储这么简单
与此相对应,OPPO在今年INNO DAY上发布的安第斯智能云则更像是一套个人用户上云套装,它既包含存储能力,又可以为终端提供智能服务,甚至还为虚实结合的未来预留的算力空间。
而具体来看,在存储层上,基于CubeFS的解决方案通过将云端文件系统嵌入到终端OS层,让终端设备可以无限拓展存储空间,用户更换设备时无需迁移备份,在不同设备上也可以实现一致性体验。
在服务层上,安第斯智能云可以与潘塔纳尔智慧跨端系统相结合,通过云端的数据分析能力,让系统可以实现预测用户需求的作用。让手机的智能从简单的被动服务升级为主动建议,进一步成为生活助手。同时借助云端的强大算力,小布作画等AIGC功能也不再神秘,而是成为每个用户都能轻松利用的内容创作工具。
而针对更遥远的虚实融合的未来,安第斯智能云中包含的Andeverse端云实时渲染引擎,通过云侧实时渲染与超低时延串流技术,在端侧实现轻量化接入,用户无需被终端性能与成本所约束,构建数字分身与3D虚拟空间。在此之上,OPPO研发的超写实数字人技术,通过在云端进行高精度**建模,让内容创作者无需高配置的电脑,仅需普通的笔记本即可边画图边渲染。
除去稍显科幻的数字人技术不谈,OPPO的芯、端、云三大技术就如同三块相邻的拼图,刚好可以紧密拼合在一起。马里亚纳系芯片提供算力支持,潘塔纳尔搭起多端融合的骨架,安第斯智能云则承担起数据存储与后备算力的云端大脑作用,一个极具包容性的闭环就此形成,这或许就是OPPO下的一盘大棋吧。
04 写在最后
在2020年的INNO DAY上,OPPO创始人**永第一次公布了OPPO的3 N X科技跃迁战略,以3大基础技术为底座,通过N个能力中心和X种差异化技术,实现OPPO的科技跃迁。如今两年过去,OPPO在3大基础技术上都有了突破,自研的马里亚纳MariSilicon X已经覆盖中高端产品线,潘塔纳尔智慧跨端系统与安第斯智能云也都已经正式亮相。
回顾OPPO布局芯-端-云的过程,也许OPPO中国区总裁刘波在人民财经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最能概括其中的坚持,“对于必须啃下来的技术硬骨头,OPPO有着十年磨一剑的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长期探索深水区的勇气。”
3大基础能力的初步搭建完成,展现了OPPO对于战略的定力,也标志着生态型科技公司成为了OPPO的下一个目标。从硬件领先向生态型科技公司转型,对于OPPO而言,这是一条“难而正确”的路,也是OPPO如今作为全球TOP终端企业必须承担的“先锋者”担当。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目标“微笑前行爬坡者”的OPPO,显然正在努力前行。相信在未来的OPPO手中,我们不仅可以得到更好用的手机,也能获得一个开放互融的智慧新生态。
(809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