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整体框架是SPCC钢材,板材厚度0.6mm,机箱的左侧板是一整块钢化玻璃,前面板框架材料是工程塑料,正前方是一块梯形的钢化玻璃,左侧斜切的边缘上则是亚克力,钢化玻璃加亚克力的完全结合,让机箱看起来更有质感。
侧面的钢化玻璃是用比较传统的四颗螺丝固定的,不过机箱和螺丝上都有橡胶垫圈做缓冲,可以避免一些拧爆玻璃的可能,而且上下舱盖有双层包边处理,可以有效避免玻璃刮花,而且在4个螺丝都松开的时候侧盖有可能会因为重力掉下来,拆侧板的时候要小心一点。
右侧板是传统的钢板,采用后部的两颗免工具螺丝固定,可以看到右侧板的左前方有大量开孔,这个位置机箱内部是可以安装两把12cm风扇或者240冷排的,这里是出风口。
机箱顶部覆盖有大面积的磁吸式防尘网,很好的把整个顶部通风孔都覆盖了,拆卸清洗也相当方便,这个机箱的前面板和顶部都可安装三把12cm或者14cm风扇,也可以安装360冷排,但由于空间原因并不能同时安装两个360冷排。 电源位也是配有防尘网的,只不过不是磁吸的,是普通的卡扣固定。
机箱的接口和安静位于顶部右侧,这里有电源开关、重启按键、一个USB 5Gbps、两个USB 2.0口,一个3.5mm的耳机/麦克风二合一口。
机箱提供5个PCI-E槽位,这些PCI-E挡板都是一次性的,所以拆之前要三思。
机箱的电源舱最长可安装190mm的ATX规格电源,而且电源仓是有开孔的,可以从机箱左侧看到电源。
电源前部是3.5英寸硬盘笼,可安装两个3.5英寸的HDD或一个3.5英寸HDD和一个2.5英寸SSD,硬盘笼的位置是可以移动的,安装过长的电源时可以把硬盘笼的位置往前挪。
机箱在电源仓顶部、主板位置的右侧和机箱顶部都留了复数过线孔,玩家走背线时就可以相当灵活,电源仓上盖全是网格,通风性相当好,主板托盘上有大量扎带挂钩,配合配送的扎带一同使用可以把背线整理的非常整洁。
机箱内部空间很足,装机还是很轻松的,能容下RTX 4090这种体积庞大的巨型显卡,不过显卡的电源转接线就不太好处理了,主要是不能让线材过于弯曲,最后选择了让电源的显卡8pin供电线从靠近前面板的开口处伸出,这样转接线的弯曲幅度最小。
航嘉GX760S堡垒确实十分适合用来展示硬件,前面板和侧板的钢化玻璃十分通透,机箱内部的各种RGB灯光都十分显眼, 机箱的前面板十分适合安装RGB风扇,有需要的话机箱内部也可以加装两把两发RGB进风扇,电源舱顶部的风扇就得看你显卡厚度了。
机箱虽然可以安装360冷排,但内部空间还是很紧凑的,在机箱顶部安装360冷排的话,水管位如果向机箱后部的话会直接阻挡机箱后面的12cm风扇,朝向前面的话同样会遮挡前面最顶那把风扇的安装,只不过这机箱可以把前面板风扇装到风扇支架外侧,所以你照样可以安装3把风扇,只不过这样风扇和前面板之间只剩很少空间,进风更困难了,所以如果追求性能的话建议在前面板安装两把14cm风扇,并且在机箱内追加两把12cm进风扇,从侧板入风。
散热测试
我们的机箱散热性能测试采用一种特殊的方法,能更好的获得一致性,便于各类机箱散热性能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将发热模块 散热器视为一个大的发热体,将机箱视为一个散热器,这个大的发热体的功耗和温度会因机箱这个散热器的性能而不同。通过测试得到机箱内外温度差及功耗,就可以计算出它的热阻,考虑到测试时的精度和误差,以及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最终将机箱的散热性能指标转化为超能指数。
此前我们的第一代机箱散热测试装置只模拟了CPU的发热,因为过去在很多机箱中,显卡的散热都相对轻松,但近年显卡功耗和发热量大幅增长,以及一些机箱还有对显卡做了散热优化,所以我们也与时俱进,在新的测试装置加入了模拟显卡的发热模块,更加贴近如今电脑的真实使用情况。
在全新的机箱散热测试模型中,CPU和显卡的模拟发热体都搭配固定的风冷散热器,测试时,散热器的风扇满速运转。由于现在新款机箱都预留了数量众多的风扇安装位,所以为了发挥出每个机箱最大的散热能力,我们会尽可能用先马冰洞风扇(转速固定1000转)把机箱装满风扇,而如果机箱本身自带有大尺寸风扇,则会保留。
航嘉GX760S堡垒 的售价是239元,有不少店铺加20元就会送你3把ARGB风扇,这种有两块大尺寸玻璃的箱子卖这个价确实不算贵,对于那些喜欢展示RGB灯光的玩家来说确实是个不错的展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