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科技国内现状(4年前在骂声中成立的中国公司,真的开始造手机芯片了)

薰衣草的美 科技 24

这些年国产手机出海不是什么新鲜事,远的 TCL、传音之流且不说,就新近的像小米、OPPO、vivo 等厂商都已经在海外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除了冲击常年被苹果把持的高端市场外,国产厂商们已经开始用 “ 机海 ” 战术蚕食了不少三星的中低端份额。

Poco 是小米针对东南亚市场推出的独立子品牌,2018 年发了第一款手机,虽然大多都是国内手机的换皮微调版,但这几年好像还发展的不错。

其实关键的地方在于,它上面搭载的是一颗叫做 「 JR510 」 的 4G 智能手机芯片。

这又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里冒出来的东西?

根据官方的介绍,JR510 芯片具备四个 2.0GHz 性能核,以及四个 1.5GHz 的效能核,采用 ARM 架构。据说从纸面性能上看,大概和联发科 Helio G35 相差无几。

整体采用三星 11nm FinFET 工艺,它介于 14nm 和 10nm 之间,主要通过后者缩小芯片面积。怎么说呢?按照三星的说法,这玩意儿在同等晶体管数量下比 14nm 提升 15% 的性能,功耗还降低了 10%。

托尼大概看了眼,这玩意儿就比国内网上卖 600 块的红米 10A 芯片

( 联发科 Helio G25 )好一点。京东上的 1000 块左右的机器,已经用上 6nm 的骁龙 680 了。

果然海外确实没有国内手机市场 “ 卷 ” 的厉害哈~

差友们不要觉得人家做的芯片水平一般,就觉得这又是个 “ 山寨 ” 公司。

其实瓴盛科技在整个芯片行业中,还真有点知名度。而且单纯论起它的背景,说实话国内也没几个科技公司能与其相比。

当然,背景强也不是不能允许高开低走的是吧~

时间回到 2017 年夏天,由高通、大唐电信( 联芯科技 )、智路资本以及有国资背景的北京建广资产四家企业联手,共同签署了一份成立合资公司的协议。

那会儿公司还叫 “ 瓴盛科技 ( 贵州 )有限公司 ”,目标就是进军智能手机芯片产业,当时在国内半导体行业内引起一片哗然。

超级强大的股东团队带来了近 30 亿人民币的投资,其中高通持股约 24%,剩下包括大唐电信在内的国内资本持股约 76%。

其实在半导体行业内,国际化的合作已经很常见,只是当时仍然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说到这个,就不能不提现在的手机芯片 “ 龙头 ” 联发科和另外一个知名的国内低端 SoC 厂商紫光展锐( 2017 年还是展讯 )了。

当时的发哥还没有现在这样的声势,在消费者的眼里还是 “ 山寨机 ” 芯片的主力选手,展讯也是同样紧靠中低端市场,甚至都还没和锐迪科合并。至于锐迪科嘛,咱们多年前用的小灵通大多用的就是他们的芯片。

所以人们其实一直在盼望着国内的芯片半导体产业能有比较大的突破和发展。

就拿联发科来说,想要走上高端技术的道路,发布高端智能手机芯片,面对的第一座大山就是高通。

而在当时的情况下,国内的中低端手机市场,又因为瓴盛科技突然宣布成立,直接造成了一种 “ 前后夹击 ” 的形势。

虽然说这是由国内资本掌控绝对控制权,高通只是第二大股东的合资公司,但因为有高通的身影,所以有些人就认定是海的对面在使坏。

当时的一些论坛上充斥着对这家公司的质问,甚至据说连紫光集团的大佬都亲自下场来争夺舆论高地。

就哪怕屏蔽掉这里面很多 “ 风马牛不相及 ” 的杠精式问题,这玩意儿都把托尼看得一愣一愣的。

好家伙,「 半导体之特洛伊战争 」 是吧?一时之间居然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些人到底有没有格局。

总之,瓴盛科技在当时被认定是高通对国产手机芯片业务的一次 “ 围剿 ”。

他们就在这种争议和谩骂声中度过了一年,直到 2018 年 5 月初国家通过了这项合资案后才正式成立。

虽然瓴盛科技后来又经过了几次融资,但除了高通之外并没有其它的外资企业参与其

中。

2021 年 9 月联芯科技公开挂牌转让了一部分瓴盛的股权,小米旗下的长江产业基金成功入股。大唐电信的股权占比也降低到了 17%。

并且在 6 个月内完成对瓴盛科技的新一轮投资,拿到约 7% 的股权。

至此,瓴盛科技的股东们正式亮相完毕。

但这些年来,他们并没有像人们预想的那样,在国内手机芯片市场杀出一条血路,通过技术上的优势压的其他厂商不能呼吸。

我刀都拿手里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在那之后,瓴盛科技慢慢就消失在一般消费者的视野中,现在的官网信息介绍也早都变成了包括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手机芯片在内的复合型科技企业。

直到这次旗下的第二款芯片总算是个正儿八经给手机用的,才重回厂商们的视线。

而联发科和紫光展锐也并没有像那些人想象中一蹶不振。前者大家应该都知道,天玑 9000 直接一个大逼兜甩在了高通的脸上,后者则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五大芯片供应商。

算是各自都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吧。

至于瓴盛科技,就他背后站的这些大佬们,你说没有什么技术实力托尼真不太相信。我宁愿相信他们是不想和高通、联发科这些 5G 手机芯片市场中的龙头正面对战。

就 JR510 这块芯片而言,小米主要在东南亚地区推行。

相对于欧洲和国内这种已经开始全面覆盖 5G 网络制式的国家和地区,像非洲、东南亚等一些不怎么发达的地方,3/4G 依然还是主流。

这玩意儿国内没市场,但海外不一定啊!

当然,托尼也不是鼓吹这种好像用低端货 “ 坑 ” 海外的行为,毕竟东南亚的网友们也不傻。他们对这款手机和芯片的定位其实也清楚。

只是从现状来看,瓴盛科技目前并没有什么非常有影响力的高端芯片,而中低端的手机芯片市场,他们短时间内应该也不是紫光展锐的对手。

瓴盛看上去势头很猛,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在没有形成足够的产品矩阵之前避其锋芒,把目光投向海外另找出路,确实是个办法。

树挪死人挪活,看看传音就知道了~

当然,要是能越做越好,让国产智能手机芯片成为又出现一个 “ 联发科 ”,也是托尼喜闻乐见的事情!

标签: 瓴盛科技 联发科 中低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