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显示器和电视的发展基本是同步的,通常电视上有了什么新的技术,也会很快在显示器上实现。甚至三星等厂商直接把智能系统都搬到了显示器上,多少有点显示器往电视领域靠的味道。当然显示器和电视在应用领域上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发展的方向自然也有区别,至少显示器不会考虑在太多画质优化的因素,基本就靠厂商的硬实力吃饭了。
今年OLED显示器显然会是一个热点,三星和LG都加大了OLED面板的力度,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会有更多的OLED显示器上市,我们可以期待一些性价比较高的产品。不过从显示器本身的发展来看,除了面板和亮度之外,恐怕刷新率的提升才是最明显的。毕竟显卡都已经到了RTX 4090了,一些电竞类游戏的确可以跑到更高的帧速,所以显示器刷新率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了。好了,简单一个综述谈完,我们来具体看看今年显示器的发展趋势。
刷新率再破新高,500Hz显示器问世
之前240Hz的显示器就已经刷新了不少人的认知,毕竟大家觉得显示器能做到120Hz也就差不多了,但是现在显示器的刷新率再度突破我们的想象。外星人和华硕两家公司之前展出了达到500Hz刷新率的显示器,这一度让我们有点怀疑:到底要多好的显卡才能让一个游戏的帧率达到500FPS以上。
华硕的一款Swift Pro PG248QP,同样是1080P的显示器,尺寸也只有24.5英寸,但这货刷新率高达540Hz,应该是目前我们见过刷新率最高的显示器了,虽然面板只是落伍的TN面板,色彩和可视角度都不如IPS以及VA面板,更不用和OLED面板比,但可能对于电竞狂人而言,更高的刷新率才是他们想要的,华硕推出这样的产品也可以说是应景了。
所以这类8K或者准8K的显示器,至少现在还更多是厂商用来宣传的吉祥物,在市场上应该不会有太好的表现,也不会很快成为主流。估摸着至少要下一代显卡,性能进一步提升,同时大家都标配了DP 2.1接口后,8K显示器才能慢慢进入玩家的视野。
OLED显示器修成正果,但技术短板依然明显
OLED电视发展了这么多年,但从去前年开始,才逐渐有一些OLED显示器慢慢上市。究其原因,还是面板厂商在尺寸上的确可供选择的不多,连LG早期都是将自己的OLED电视宣传成电竞大屏显示器来销售,由此可见一斑。
去年市面上可选择的其实也不多,要么是采用三星QD-OLED面板生产的34英寸带鱼屏准4K显示器,比如外星人和三星的产品;要么就是采用JOLED的27英寸/32英寸的面板,比如飞利浦、LG、优派等等。当然LG的42英寸和48英寸的OLED EVO面板也有拿来做成专业显示器,华硕、LG、技嘉、宏碁以及KTC等厂商都有相应的产品。
另外显示器上市的时间通常比电视更早,所以目前国内也有一些相应的产品,比如LG的27英寸OLED显示器就已经在国内上市,1440P加240Hz的刷新率,基本上不用太担心显卡跑不动了。不出意外的话,其他显示器厂商也会很快跟进推出更多OLED显示器,未来基本上是办公有JOLED的27英寸或者32英寸的60Hz OLED显示器;玩游戏显卡差点就选LG 27英寸WOLED面板的显示器,显卡比较好就选三星QD-OLED面板的34英寸、49英寸显示器,或者LG的42英寸、45英寸以及48英寸面板的显示器。
这算是OLED显示器今年无法解决的短板,如果想要4K 高刷 高亮的27英寸/32英寸显示器,恐怕只能选择传统的LCD或者Mini LED显示器了。当然从这个角度而言,Mini LED高端显示器依然有较大的市场空间,继续卖个高价也不是问题,而电视部分OLED就没这个问题,毕竟不会做这么小的尺寸,所以显示器和电视的发展方向还是有区别的。
4K显示器部分,主流基本还是在144Hz左右,要想达到175Hz以上乃至240Hz,除了三星G8这样少数产品之外,想要更高的刷新率,还是只能购买2K 1440P级别的显示器。不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买个4K/144Hz或者2K/240Hz的显示器,基本也就能满足自己的需求了,还想要更多,就得看自己的钱包够不够鼓了。
有点意思的还是Mini LED显示器,虽说国内显示器大家背光模组大都不是原装模组,但成本的确是慢慢降下来了,HKC的2K/175Hz Mini LED显示器甚至不到1400元就能买到了,而一些4K/144Hz的Mini LED显示器,也都渐渐降到4000元左右,虽然基本都是27英寸,但对于普通用户还是够用,毕竟32英寸就贵不少。
总的来说,随着OLED显示器阵营的扩大,LCD显示器整体定位往下降是必然的事情。当然这也要看品牌,和电视一样,一些大品牌的显示器即使Mini LED显示器也会很贵,比如三星、华硕、戴尔以及联想等等。当然贵有贵的道理,做工更好、面板更好、背光模组更好、背光算法也更好,这就看大家觉得值不值了。个人觉得和电视一样,有更好技术的时候,Mini LED这种过渡性技术的产品,价格往下降是必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