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和视觉不同,在人类的五感中,声音往往最容易被忽略,但也最能牵动情绪的感应,你可以试著把眼睛闭上,体验声音带给你的想像,可能会带给你从未有过的感受。我们其实已经习惯、适应,甚至是纵容耽溺视觉带给我们的便利,但是对于声音,却毫无珍惜,总觉得声音是视觉的配角。
虽然不用追求如音响发烧友般对声音的挑剔,但是制作视频栏目时,声音往往也只是搭配的一部份,虽然必不可少,但是对于声音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尤其在新闻栏目、纪录片等,声音通常都是「有声」就好,有些视频制作甚至连环境音及音效都不要求。的确,视觉的冲击事实上远远大过声音的渲染,使得许多制作人追求视觉的华丽而忽略声音的力量,但是试想,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少了旁白中,阿尔谢尼伊·塔可夫斯基诗句的朗诵,卢布列夫还能绘画?或是谢尔盖·帕拉杰诺夫的电影中,失去了怪诞的音乐,石榴还能有颜色?
前面扯了一堆,还把两位电影大师拉出来站台,无非就是要体现在视频制作当中声音的重要性,在专业的视频录制工作中,有一种职位叫做收音师,当然这是标准的规格,声音本来就需要专人拿著指向性麦克风,挑著收音杆将声音分轨录制到专业机器(如Nagra)以便后期对同步时使用,但是如果你是跟我一样是一匹单身的孤狼,拿著紧凑型一体式电影机走天下,录音的工作又该怎么进行?
森海塞尔(Sennheiser)AVX系统
这款AVX采用特殊的频道让收受器在相对稳定、而且不受干扰的通道进行沟通,经过实际使用,可以说很惊讶的,收音距离即使在相对复杂的环境中,表现出色,不受外在讯号干扰,而且收音距离颇长,最远可收音距离坦白说我没试过,但是某次拍摄时,主持人戴著发射器在一楼室内空间,我为了补个室外空景,带著摄影机离开一楼室内,关了厚重的防盗门,在路口对面拍摄建物,本来只是懒得关掉麦克风,结果当我开摄影机后,耳机不预期地竟传来了主持人在室内的对话声。
额.这也太神奇了吧?
以往拍摄视频时,我都是带著一组无线麦克风,发射器在主持人/采访对象身上,接收器则是挂在机身,这时候,接收器是个尴尬讨厌的存在,我不喜欢把接收器附挂在腰间,偏偏世界上的无线麦克风都是以附挂腰间为主,再不济,就是给你一个热靴头,或是1/4螺丝孔,让你可以安装在转接板上(这也直接的引发了一波摄影机周边商品转接板的庞大商机.),好吧!就算你安装在转接板上,你还得把XLR与3.5mm的端口连接线装在接收器和摄影机的收音孔上,多了一条线,搞得非常不俐落,不小心还会跟其他的附件,比如魔术手、监视器的讯号线等等打架,所以我还得买几条魔鬼毡将线材捆绑起来。
我们在好莱坞幕后看到的高大上幕后,常常可以看到高端电影机绑著一堆讯号线,看起来高大上高逼格是吧?但那是团队,我说过了,咱们是提著单刀走天涯的孤狼.(泣)
AVX接收器很方便的直接插入XLR口,还能270度旋转,巨方便
AVX系统采用的是自家的可充电电池
AVX系统充电电池与主机相接,不到几秒钟
再来说说AVX的收音动态范围,我第一次使用的时候,正好赶上拍摄翎芳宴的首期记录,我在摄影机的左端XLR接口接上AVX,另外右轨仅用BMD URSA Mini pro 4.6k摄影机的机头mic收环境音,等于后期的时候有比较大的空间同时使用单收的主持人声音以及环境声,当时因为我手头仅有一组AVX,所以主要收音放在主持人王翎芳身上,其他参与的嘉宾我打算(被迫)只使用环境的声音,利用后期降噪的方式,把人声突出来使用。但是.
大写的BUT.
后期我发现一件神奇的事,我挂在主持人身上的AVX收音系统,竟然成了我全部视频中,嘉宾的声音主要轨道,换句话说,原本无奈必需使用机头麦克风录现场嘉宾说话的那轨全部用不著(当然环境声音还是有使用),因为即使挂在主持人身上的麦克风,在同桌人谈话中,很清晰灵敏地收录了所有人的声音,即使不是指向于说话者的角度,收音出来的声音不但清楚,而且无须降噪,音质浑厚,高达120db(A)+ 的动态范围果然神奇。
(不过这纯属我个人的测试结果,射频信号接收强度实际情况受周围环境影响还是有不同的结果喔)
这完全改观了我对无线麦克风系统的想法,虽然这不是正规的收音方式,但AVX灵敏宽广的收音范围实在让我印象深刻,而且声音几乎不太需要后期降噪去杂音,我直接拿来使用即可,目前我手头上还有一支刚到手的Sennhesier MKE600指向性麦克风,未来打算和AVX搭配,由AVX录制主持人人声,利用MKE600高指向性来录制来宾声音,如此一来就能同步兼顾主声/副声的需求,真的比传统的无线麦克风好用多了!而且也不需要在摄影机上多附挂一台多轨录音器,对于我这么单兵作战的人来说非常便利。
值得一提的,还有AVX的防呆特性,AVX造型非常简单,在接收端有个红键,按下就是开/关机器,在开关键的右边有个Pair的按键,那是自动搜寻发送端的对频,通常不太需要用到,除非干扰特别严重时才需要手动对频,另外在关关键左边是AF OUT的按钮,也就是接收声音的音量可以在这里控制(一般无线麦克风这种功能并非都有),除此之外,啥都没了。发送端更是简单,一个3.5mm的麦克风线孔,插入麦克风线,麦克风线端头也附有旋转锁,可以锁定防止麦克风线脱落,机身上还有一个一键静音的开关,然后就没了。而且天线不像一般的折叠式天线,简单俐落的短造型、金属机身,使得机器抗损坏性非常高,说实话,X尼的无线麦克风组我已经用坏了3组,损坏的地方很多是机械式的故障,比如天线的折坏就是非常高的比例,这种精简、实用、坚固的特性,不禁让我想到世界闻名的德国汽车,Made in Germany的血统,完全体现。
AVX麦克风线,接到发射器的3.5mm端头,有旋转锁,可以避免麦线脱落
AVX的接收器,直接采XLR的插口,这是我最喜爱的地方
Made in Germany,好吧!我承认我有德国工艺崇拜
答案,是的。
依照我实际使用时间,一组AVX系统可以运作的时间为4-5小时,因为AVX的接受器有与摄影机系统电源连动的功能,只要摄影机关机,接收器也会同步关闭电源,达到省电的结果,这是非常贴心的,不过毕竟外拍还是需要多准备一组雨天备案,所以只能选择多购买一组电池。
本来想过,咱们省点银子,刻苦一点把充电宝专在摄影机上,用安卓线边充电边使用吧,但是发现当电池在充电时,机器是无法开机的.但是,即使电池的问题有点麻烦,但相较其他的无线麦克风,我还是宁愿选择AVX,必竟它的优点还是大过缺点的,而且我觉得电池这块问题,Sennheiser肯定会得到许多反聩,势必也会推出低价电池采购解决方案,关于这点,就让我们带著期待,继续快乐地使用这个小神器吧!
下期神器预告:
BMD URSA Mini pro 4.6K 电影摄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