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该软件的主要制作方为上市公司深信服,而这家公司早在2018年便申请了“一种离职倾向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该专利主要有获取员工终端中的上网行为数据;判断所述上网行为数据中是否存在与离职倾向相关的行为数据等。
据了解,该网友分享的监控系统页面,与目前A股上市公司深信服科技在2017年开发的一款“深信服行为感知系统BA(Behavior Awareness System)”软件介绍页面一致。
公开资料显示,该系统是基于上网行为管理的海量上网日志,对用户行为特征进行深度建模分析,不断推出不同场景的行为感知应用,持续挖掘数据价值,帮助组织洞悉行为风险,简化运维管理。
在具体功能上,该系统可以在后台中查看员工的上网记录,并且直观地了解到不同的员工在什么时间段做了什么,比如聊天、看视频、炒股、购物等。
而在离职倾向分析上,可以搜索到某位员工访问网络招聘网站的具体次数以及浏览时间。据该公司员工透露,当公司安装这一系统后,即便员工用自己的手机连接公司Wi-Fi,也会被看到相关内容。
不过在舆论发酵后,目前有关这一系统的功能介绍已经无法搜索到。而根据此前的产品介绍页面来看,该系统还可以显示员工怠工情况如何,以及人员的离职风险情况。
此外,深信服官网还在该监控系统的介绍页面中,将与光大银行深圳分行、新浪以及华东师范大学的合作列为成功案例向外推广,不过目前已经搜索不到。
有相关媒体向光大银行深圳分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询问时得到回复称,该分行并未与深信服开展此前官网展示的“这类合作服务”,不过该员工并未正面回应此前与深信服合作的具体内容,以及是否购买了深信服的监控系统。
科技通常只是一个中性词汇,科技的发展能够为人们带来生活上的便利,但当科技被用来作恶时,也会为人们带来不幸。
而AI技术的出现,也让人们可以通过AI战胜人类的围棋、象棋顶尖高手,并且衍生出大数据应用、自动驾驶等具有高价值的技术。不过AI也被一些人用来合成虚拟的声音及视频,并进行诈骗等违法操作。
有深信服的销售人员回应称,该监控系统产品是经过公安备案的,是被允许存在的。他们通常会建议客户告知员工,因为员工具有知情权。不过很多企业老板为了效果更好,通常不会告知,这对于深信服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尽管如今深信服的这项系统已经被紧急下架,官网中已经找不到相关的内容,但针对深信服的监控系统是否算侵犯员工的个人隐私,还存在着巨大的争议。
有人认为,这不是摆明的事情吗,公司擅自调用员工的数据,甚至还掌握了员工上网的具体信息,很明显是侵犯了员工的个人隐私。
这意味员工只要连接公司Wi-Fi,使用了公司的流量,而这些是属于公司的资源,其在后台监控流量的使用情况,很难说是侵犯员工的隐私。
有律师提到,通过系统进行监控是否侵权,主要在于监控内容的必要性和员工对被监控者知情同意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
而在现代职场中,用人单位通过在电脑中安装监控系统监控员工的工作状态,有助于保护企业的重要数据资产及提高业务运营效率,但是员工在职场的个人隐私与数据安全也将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另一方面,当员工得知自己在被监控中进行工作后,是否真的能有效提高其工作效率还需要打个问号。即便能够提升效率,其工作质量也很难保证。
高级程序员同样如此,需要一定的放松,才能更好地进行程序的撰写,避免出现一些BUG,从而造成重复工作。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创造力是需要用精力来换取。
从深信服自己删除相关产品信息来看,该企业自己也知道这个产品并不是那么正面。但从市场来看,类似深信服的上网行为管理系统已经有许多厂家在市场中进行售卖,而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企业从事相关产品的售卖,正是因为市场中旺盛的需求。归根结底,没有买卖,市场怎么可能存在。总的来说,公司向员工提供物质价值或情绪价值来换取员工的工作回报,当使用监控系统来监视员工时,便已经放弃了提供情绪价值,如果无法提供高昂的物质价值,那便很难让员工真心的为公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