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Me固态硬盘的一大卖点是超强的IOPS参数,即硬盘每秒能够完成的读写操作数量,但这只是一个表面。企业级固态硬盘在拥有极高IOPS随机读写性能的同时,还有一些更重要的能力,才能真正发挥它的威力。
固态硬盘同机械硬盘一样,也存在一些只能“单线程”工作的情况。譬如说NAND闪存的一个die在进行写入操作时,它是无法同时响应读取请求的。在东芝BiCS3闪存当中,一个闪存die的容量为256Gb或512Gb。每个die是闪存中执行命令或回报自身状态的最小独立单元。
在应用程序中有非常多的判断循环结构,额外的存储延迟将会影响到程序执行效率。对于传统的企业应用程序来说,可以简单依靠平均延迟来评估运行效率。
现在云架构之下,分布式云应用的运行效率取决于整个架构中最慢的环节,这意味对存储性能一致性的需求更高了。一个小概率出现的异常闪存读取延迟所产生的影响将会在应用中被放大很多倍。
为了满足企业级云架构应用对存储性能一致性的严苛需求,东芝做了大量的努力。
KumoScale Accelerated Storage
KumoScale从主机一端实现了读写分离,降低了写入操作对闪存读取延迟的影响。简单来说,东芝研发KumoScale Accelerated Storage技术将固态硬盘存储池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可以在另外一组进行读取时处理同时进行的写入请求,避免固态硬盘中的某一个闪存die因为读写无法同时进行而产生额外的存取延迟。
相对来说,家用固态硬盘面临的使用负荷要小的多,所以通常不会对QoS做过多的优化。事实上,即便是原厂入门级别的SATA固态,也足以支撑99%的家庭应用。一般的上网视频和游戏娱乐需求都能得到充分满足。
闪存耐用度方面,东芝在入门级的TR200上使用了与企业级固态硬盘产品相同的BiCS 3D堆叠闪存,不同的是它们的擦写循环次数略有不同:企业级的eTLC闪存擦写寿命在7000到1万次左右,TR200使用的原厂品质TLC擦写寿命在3000次左右。
至于非原厂的固态硬盘则可能使用1000次擦写寿命的普通体质TLC来降低成本,优盘和存储卡使用的闪存通常是300次以内擦写寿命的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