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期准备工作
当我们想要组建一套家庭影院时,有两个问题是我们必须先考虑的。
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买家庭影院,我们真的需要家庭影院吗?
不少人花了大价钱买来家庭影院,却几乎没有开机用过,完全变成了摆设。所以在购买前一定要三思,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个东西。
就个人而言,我经常想要重温一些经典电影或者在电影院意犹未尽的电影,我也有很多正版的蓝光光盘作为片源,并且我个人对影音效果要求都比较高,所以我会花钱单独购买一套家庭影院并放在单独的一件房间内;与此同时,有些时候我会觉得电影院比较吵,影响我的体验,所以有时会等到电影发行蓝光之后在家里观看。
如果你也一样,非常热爱电影,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对效果也有一定的要求,那么选择一套家庭影院是非常提升电影的观看体验的。
但如果你只是一个着重于电影剧情,而对效果,尤其是音效没有太高要求的影迷,其实买一个还不错的电视就足够了,大可不必花大价钱去购置这样一套设备。当然,如果你是土豪的话,买什么都可以,只要喜欢就好。
总之,在选购家庭影院之前,一定要三思,自己是不是真的需要。
第二个问题则是购买家庭影院器材前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是房间的选择。家庭影院是一种典型的多声道系统,而为了使得每一个声道都发挥作用,并且整体上有一个不错的低频表现和混响(空间感)。至少需要一个15~20平方米以上的房间,并且这个房间尽量是一个规则的对称的长方形,且尽可能使封闭的。当然,除非是别墅的地下室或者是写字楼里的商铺,在一般家庭内很难找到一个相对标准的房间。而在这种情况下,客厅几乎成为了很多发烧友的唯一选择。总之,一定要确保客厅尽可能封闭和对称。
其次则是一些家具的选购。
地板的选购。地板会提供一些反射声,这在有些情况下会有助于竖直方向上的声场。地板我推荐使用实木地板或者复合地板,而尽量不要选择大理石瓷砖。
窗帘的选购。通常情况下,客厅都会有一面是大面积的窗户,甚至是落地窗。窗户对声音的镜面反射所形成的早期反射声会一定程度上造成声染色现象。解决这一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窗帘。窗帘尽量选择吸音窗帘或绒布窗帘,不宜选购表面过于光滑的窗帘。
以上就是构建一套家庭影院的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做好房间的前期装修和家具的合理选购会大大帮助我们之后的影音器材搭建。当然,家具的具体摆放和音箱在房间中的摆放是更加重要的,我在下文中会有详细的介绍。
二 音箱的选购
正如我前文所说,音箱行业由于长期的发展(影院音箱最早始于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西电和JBL),再加上音箱的标准相比于耳机更加明确(轴线频响曲线越平越好、f0越低越好,THD越低越好等),这使得音箱行业相对于耳机行业不那么混乱,可以说大品牌的音箱,一分钱一分货,选贵的买,绝对没错。只要钱花到位了,就不会太差。
1.整套音箱最好选择同一品牌的同一系列。不论我们购买的是5.1系统还是7.1系统,尽量买一整套而不要东拼西凑。这是因为同一品牌同一系列的音箱,往往其单元都是相同材质的,只不过不同的声道的音箱单元在尺寸和数量上有所区别。这会使整个音箱系统的不同声道有着相似的音色表现,使得音箱系统声音的整体感觉更和谐,不会某一个声道特别突兀。
2.音箱系统中,主音箱(左前与右前)尽量选择号角音箱。之所以这样选择,原因主要由两点:一是号角音箱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可以使更少的声音传播到侧墙,从而在声学装修简陋的房间,例如大多说家庭的客厅,能够有效减少早期反射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早期反射声带来的声染色和声场变宽等问题。
3. 低音炮越大越好。通常情况下,低音炮就是越大越好,这和摄影里的“底大一级压死人”是类似的。我们听到的声音其实是扬声器振动所发出的,而我们听到的声音的大小和扬声器振动所推动的空气的体积成正比。大尺寸的低音单元,发出相同的音量即推动相同容积的体积,所需要运动的距离就越短,使得整个扬声器尽可能的工作在线性区内,尽可能的减少非线性失真。与此同时,扬声器前后运动相同的距离,大尺寸的低音单元推动的空气的容积更大,所得到的音量也更大。
4. 嵌入式音箱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有很多人会认为嵌入式音箱不如传统的书架音箱或者落地音箱,因为它们“看起来很不专业”。实际上,当我们使用嵌入式音箱时,声波不会向后传播而全部向前传播,(其实可以把嵌入式音箱看作为障板音箱)从而可以避免这种干涉现象。这在声学处理简陋的房间,例如大部分家庭的可能,反而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所以如果你喜欢简约的装修风格,不想在房间中摆放过多的音箱,使用嵌入式音箱也不必过度纠结,因为有时候嵌入式音箱的声学特性会比传统的enclosure音箱要更好。
推荐环节
杰士的RF-62 II套装。这套音箱除了低音炮都是号角音箱,而且价格上也不是特别贵的离谱,个人是比较推荐的。
JBL的 Studio 580系列,同上,号角音箱系统,我自己用的也是这一套,我记得还有一个590型号,主音箱是8寸的中低音单元。
如果你的家里做了吸声处理,那么也可以选择一些传统的球顶高音单元系统。比如说雅马哈、宝华、尊宝、达尼之类的这种入门套装,都是很不错的。
具体选购哪款,主要就是看你的预算了。
当然,如果你是土豪的话,选贵的买,绝对没错。
但是,总有一些人,既不想因为过多的音箱破坏家里的装修风格,也不想大动干戈的砸墙做嵌入式音箱,还想要很不错的效果,那么我只推荐以下两款型号。
三 功放的选购
在选购家庭影院功放时,以下参数和功能是值得重点考察的:
1.功放的声道数量。这是衡量一个家庭影院功放好与坏的很重要的一个指标(而不是功率)。也是低端、中端与高端功放的一个分水岭。家庭影院的声场和环绕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道数量(这一点我后面会有详细解释)。现在马上就是2019年了,如果你想有一个不错的音效体验,我不建议购买任何5.1功放,至少要选择7.1/7.2或者9.2以上声道的功放。因为,现在主流的音效——杜比全景声很大一个亮点就是加入了天空声道,那么在传统的5.1声道环绕声上,至少要在使用两个声道作为天空声道。所以至少需要7个声道的功放,与此同时,7声道功放也可以播放7.1声道的音源。
2.标称THD。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个功放的音质好坏。
3.支持HDMI 4K HDR 60 FPS 4:4:4色彩空间,BT2020色域。2019年了,如果连这个最基本的视频传输能力都达不到,日后很容易被淘汰。
4.支持杜比全景声、杜比视界、DTS X,最好也支持IMAX Enhanced。不需要解释太多,现在的家庭影院,杜比全景声和杜比视界几乎是必备的。
5.至于是否支持ARC回传功能、Hi-Res功能、黑胶唱放、分区独立播放、蓝牙、MFI、收音机之类的,我觉得都是一些锦上添花的功能。尤其是Hi-Res功能,一万以下的家庭影院,播CD音质都很一般,就别说Hi-Res了。
又到了选购环节。综上所述,推荐以下几款入门家庭影院功放。
基本上,现存的主流家庭影院功放都是日系品牌,他们之间的差别并不大,相似的价位,相似的功能,看哪个外观比较喜欢就可以,不必过度纠结一些细微的参数。
如果你预算相对比较充足的话,可以选择各家的中高端型号和旗舰型号。
当然,以上都是合并式功放。如果你特别有钱的话,可以选择单独的前级解码放大器和后级放大器。甚至每个声道都使用单独的单声道功放。
四 房间的声学装修、音箱的摆位与功放的调音
如果你不是极致的追求发烧效果,只需要使用功放自带的自动调音功能。
但如果你追求极致的发烧效果,不妨使用其他调音方法。家庭影院功放使用DSP EQ调音最初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房间带来的低频驻波问题。那么我们只针对低频部分进行处理,不对高频进行任何处理就可以即解决低频问题有不会使高频音质劣化。
而最容易操作的方法,就是购买低频陷阱并放在房间的角落。如果你的预算充足,就买四个放在房间的四个角落,如果预算不是特别足,就买两个放在主音箱所在的那面墙的角落。
接下来则要讲一下,家庭影院音响中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声场与环绕感的营造。
声场与环绕感(其实声场包括环绕感,这里主要指声场的宽度和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源、扬声器数量和扬声器的摆放,与扬声器的种类和功放的音质几乎无关。很多商家会忽悠说换个音箱声场变得更好,换个功放环绕感变得更强,可能他们自己也不太懂,但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音箱的种类和功放的音质对声场和环绕感的影响微乎其微。
而真正影响这声场和环绕感的则是音源、扬声器数量、扬声器的摆位和功放的调节这四个指标:
1.音源。就目前来说,杜比全景声是声场定位和环绕感最好的音源,没有之一。
2.扬声器数量。所谓环绕感,就是一部分声音不但从前方传来,还从侧方和后方传来。所以想要精准的还原现实世界中的360度声场即环绕感的前提就是我们的侧面和后面都有音箱。所以通常来说,7.1系统的环绕感要强于5.1系统。这和音箱和功放本身的音质并无关系。同样,更多的声道可以准确的还原不同方向的直达声、早期反射声和混响能量,从而营造出一个更准确的声场。
3.功放的调节。音源是我们没办法改变的,如果你觉得环绕感仍然不足,可以适当地增加侧环绕音箱和后环绕音箱的增益,从而改善环绕感。说句题外话,当音源已经是杜比全景声或者DTSX等次时代音轨时,我个人建议功放选择bypass,而不要选择内部的各种环绕声算法。否则会出现杜比全景声经过DTS处理的令人窒息的离奇事件。
4.扬声器的摆放。其实扬声器的摆放,也就是音箱的摆位,不止影响声场,更影响音质。
关于音箱的摆位,还有两个很重要的点。
1.主音箱和墙壁尽量保持50cm,最好1米以上的距离。
音箱距离墙壁越远,越有助于减少房间墙壁的反射声对音箱的直达声的干涉。
2. 低音炮尽量放在房间的角落。这个不需要解释了。
相关内容来自知乎“鬼斧神工119”